——在政协齐齐哈尔市第十三届委员会第三次会议上
姜 在 成
(2024年1月8日)
我代表政协齐齐哈尔市第十三届委员会常务委员会,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
一、过去一年工作回顾
2023年,是全面贯彻落实中共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实施“十四五”规划承上启下的关键一年。一年来,市政协及其常委会在中共市委的坚强领导下,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中共二十大精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人民政协工作的重要思想以及视察我省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按照主题教育“学思想、强党性、重实践、建新功”的总要求,紧紧围绕市第十四次党代会和市委全会确定的目标任务,团结引领全市各级政协组织和广大政协委员,认真做好思想引导、汇聚力量、议政建言、服务大局各项工作。全年组织开展协商议政、考察视察活动108次,形成调研视察报告及各类建议67篇,办理提案277件,编报社情民意信息50余篇,有效发挥了专门协商机构作用,为我市振兴发展贡献了智慧和力量。
一年来,市政协及其常委会主要做了以下工作:
(一)把牢正确方向,以党的建设统领政协履职。坚持把党的领导作为政协事业发展的根本保证,持续加强政协党的建设,切实把党的领导贯穿政协履职全过程各方面,确保政协工作的正确政治方向。着力加强政治建设。认真落实“第一议题”制度,扎实开展主题教育,市政协党组开展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8次,机关开展封闭读书班3次,引领带动政协各参加单位和广大政协委员,坚持不懈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凝心铸魂,切实增强坚定拥护“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的政治自觉、思想自觉、行动自觉。始终坚持党的领导。中共市委高度重视政协工作,定期听取市政协党组工作汇报,审议年度政协协商计划,研究市政协全体会议等重要事项,市委、市政府领导同志带头参加政协重要会议活动,推动政协协商成果转化,为政协履职提供了坚强保障和有力支持。市政协党组严格执行重大事项请示报告制度,不折不扣落实市委包联重点企业项目、督导片区安全生产、包保县区防汛等各项决策部署,始终在市委领导下主动负责、协调一致开展工作。不断强化党建引领。市政协党组充分发挥把方向、管大局、保落实的重要作用,全力构建“政协党组、机关党委、党支部”层层抓落实的工作格局,进一步加强党组成员同党员委员、党员委员同党外委员的联系,不断提升“党的组织对党员委员全覆盖、党的工作对政协委员全覆盖”效果。突出抓好基层党组织标准化规范化建设,完成8个党支部换届工作,以专委会为依托开展具有政协特色党支部活动,以党建强政治、促履职,切实把党的主张和决策部署转化为委员思想共识和政协履职实践。
(二)紧扣中心大局,以高质量建言助力高质量发展。坚持把服务振兴发展作为工作主线,围绕中共市委“六个新跨越”“五个新提升”目标任务,精准确定协商议题,为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献计出力。积极助推产业项目建设。围绕“我市预制菜产业发展”进行常委会议协商,就“鹤东产业新区建设”和“我市肉牛产业发展”组织专题调研,了解现状、剖析问题、提出对策,为市委、市政府提供有益参考。以“深化垦地合作”为题在省政协常委会议上作重点发言,关于“提升粮食综合产能”和“推进渔业转型升级”两篇调研报告,获得省政协农业农村委优秀调研成果一等奖,有关建议纳入省政协建言资政报告。按照市委统一部署,市政协领导同志到所包联的企业(项目)走访调研、座谈交流,了解生产经营情况,帮助协调解决资金、销售、原料、用工等方面困难和问题40余个,促进了我市产业发展、项目建设。积极助推营商环境改善。把优化营商环境作为协商议政的重点内容和关键领域,成立7个调研小组,深入16个县(市)区70余家企业开展实地调研访谈,听取5家驻齐外埠商会意见,向全市100余家企业、单位开展问卷调查,并赴外地学习考察先进经验。组织各县(市)区政协、党派团体和相关界别委员提交意见建议38篇,召开专题议政性常委会议,邀请市政府分管领导通报情况并听取意见建议,在真诚平等协商和深入交流互动中,就进一步优化我市营商环境达成共识,提出5个方面22条建议,得到市委、市政府及相关部门的认可和采纳,形成的《关于进一步优化我市营商环境的调研报告》被省政协人口资源环境委评为优秀调研报告一等奖。一年来,我们组织发动全市各级政协委员445人加入省政协企业家委员信息库,踊跃参与助力优化营商环境的网络监测、反映呼声和建言资政沙龙等活动,得到省政协通报表扬,为我省、我市营商环境持续优化作出了贡献。积极助推文化事业发展。围绕我市历史文化的传承保护、开发利用,在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利用以及传承人培养、推进公共文化数字化建设方面,开展调研协商,积极建言献策,《关于加强少数民族非遗传承人培养的调研报告》获得省政协民族和宗教委调研成果优秀奖,提出的建议得到省政协重视和采纳。按照市委安排,市政协带队组织相关部门到文化旅游产业发展较好的地区学习考察,提出“把更多的文化内容、文化符号注入景区景点,讲好鹤城故事”的建议,在扎龙、明月岛等一些景区得到落实,促进了文旅融合发展和文化强市建设。
(三)坚持人民至上,以助力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推动民生不断改善。坚持把“人民政协为人民”作为履职理念,聚焦群众关心关注的问题,找准切入点、发力点,协助市委、市政府破解民生难题、增进民生福祉。针对“一老一小”需求,以“提升社区居家养老智慧化水平”和“深化医养结合”为题开展专题协商,形成的调研报告被市政府分管领导批转给民政、卫健部门吸纳落实;对“加强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提案进行重点督办,与教育部门达成共识,积极推动家校共育,促进学生健康成长。针对职业教育发展,组织省市县(区)三级政协委员深入依安县农户家中、用人企业、职教课堂,切身感受各方面情况,聚焦农民实用技能培训、农业产业发展需要、用人单位需求、职教发展现状、毕业生就业情况、产教融合实效等问题,与一线人员面对面交流,逐条研究探讨解决办法和思路,做法被《人民政协报》刊发。针对医保制度改革,组织提交了“优化职工基本医疗保险门诊共济保障机制”这一重点提案,通过个别访谈、召开座谈会等方式,医保部门和部分委员进行深入协商探讨,促使改革相关举措得到群众的理解和支持,一些内容得到细化完善。针对便民社会化服务问题,以“促进我市社会组织健康发展”为题开展调研视察,与有关行业协会充分广泛交流,全面了解我市社会组织现状,提出发展建议,推动社会组织在民生服务方面更好发挥功能作用。
(四)突出团结民主,以广泛共识汇聚振兴发展合力。坚持发挥政协作为统一战线组织的渠道优势和平台作用,努力寻求最大公约数、画出最大同心圆,形成各族各界群众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的生动局面。不断深化合作共事。支持和保障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在政协履行职能、发挥作用,在各项协商活动中优先安排发表意见建议。一年来,组织我市各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参与协商活动200多人次,提交集体提案29件、会议发言材料35篇,有10人在政协全体会议、常委会议上发言,占发言总人数的62%,促使大家在交流中增进共识、凝聚合力。九三学社市委通过政协组织的调研协商,不断增强建言资政的“精准度”和“含金量”,被九三学社中央评为参政议政先进集体。注重加强团结联谊。密切与民族宗教界代表人士的沟通联系,围绕“创建省级民族共同体示范区”“培养新时代宗教教职人员”开展调研视察,听取和反映意见建议,进一步助推民族宗教工作走深走实,努力促进民族团结、宗教和顺。精心组织界别委员视察海昌生物、元盛、嘉一香、亨泰建筑等台资、侨属企业,帮助提振信心、解决困难,更好融入我市经济社会发展进程。认真做好全国政协、省政协和其他地市政协来齐视察调研的协调服务,并加强联系交流、宣传推介,为我市振兴发展营造良好外部环境。积极拓展传播渠道。按照“出好书、出精品”的目标要求,严格审核出版《齐齐哈尔文史资料》文化艺术史料专辑,面向全市征集我市改革开放以来农业农村资料,建成文史资料数据库,发挥存史资政、团结育人的独特作用。着力做好政协宣传工作,在全国政协相关媒体发表文章8篇,在省政协公众号发布信息70余篇,利用“鹤城政协”杂志、网站、公众号等自有媒体,刊载各类文稿500余篇,我市新闻单位大力报道政协工作,有4条通讯被评为“省政协好新闻”,充分展示履职风采,发好政协声音,广泛凝聚共识。
(五)积极探索实践,以工作创新促进履职提质增效。坚持把开拓创新作为引领政协工作的动力,优化完善工作思路、机制和方法,更好发挥专门协商机构作用。优化协商议题办理机制。研究制定了《市政协重点协商议题办理办法》,从议题确定、调查研究、成果运用三个方面,规范工作流程,提升协商质效,推动成果运用。通过构建协商成果“报送、批办、落实、反馈”等环节的“全链条”,推动成果“真落实”,切实做好协商议政的“后半篇”文章,关于优化营商环境等11篇调研报告成果得到市委、市政府及相关部门吸纳落实。健全完善提案督办方式。以增强提案办理实效为目标,多途径加大提案督办力度。完善“领衔督”机制,遴选出11件事关经济发展、民生改善的重点提案,由主席会议成员领衔督办;建立“清单督”机制,建议承办单位对照“清单”逐项逐条办理落实;推行“回访督”机制,对所有提案开展全覆盖“回访”活动;探索“集中督”机制,推动提案办理工作由“按时办结”向“高质量办好”转变,工作做法在省政协提案系统工作座谈会上作了经验介绍。不断加强和改进界别工作。制定出台了《市政协关于进一步发挥界别作用的意见》,建立市政协领导及专委会联系界别制度、委员联系界别群众机制,推动界别工作进一步活起来、实起来。一年来,各专委会通过调研视察、座谈交流、学习培训等活动,联系委员及界别群众400余人,帮助群众解决问题90余个。以委员工作站为载体,组织开展政协委员接待、社情民意恳谈、公益志愿服务、政策咨询解答等系列活动100余次,保持与界别群众的常态化联系,让群众切实感受到政协离自己很近、委员就在身边。
(六)注重固本强基,以自身建设推动政协工作上水平。把加强自身建设作为政协履行职能的前提,不断夯实履职基础,提升履职能力和水平。持续加强委员队伍建设。以“新修订政协章程”为重点内容,对市政协委员开展各类培训活动100余次,以“书香政协”为载体引导委员多读书、读好书,不断提高政治把握能力、调查研究能力、联系群众能力、合作共事能力。出台《委员履职考核评价办法》,对委员参加活动、提出提案、反映信息等方面进行量化考核,着力强化委员责任意识,促进委员发挥主体作用。持续加强政协机关建设。进一步深化能力作风建设,扎实开展“工作落实年”活动,积极搞好政协履职服务,认真落实驻村帮扶、下沉社区等各项任务,用心用情帮助群众解决生产生活中的困难。择优调入年轻干部,进一步优化机关人员结构,激发队伍活力,在市直机关的各项活动中均取得了较好成绩。落实全面从严治党的各项规定,严格执行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持续改进调查研究和视察考察工作,积极支持派驻市政协机关纪检监察组履行职责,机关工作效能不断提升。持续加强制度机制建设。按照主题教育建章立制要求,坚持“当下改”与“长久立”相结合,围绕党的建设、履行职能、委员队伍和机关管理等方面,对市政协现有制度进行梳理,结合新形势完善老的、纠正偏的、建立新的制度机制共9项,进一步提高了工作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水平,营造了用制度管人管事、按制度开展履职活动的良好氛围。
一年来的成绩,是中共市委坚强领导的结果,是市人大、市政府、市法检两院和社会各界大力支持的结果,是政协老领导、老委员、老同志热情关心的结果,是全市各级政协组织、政协各参加单位和广大政协委员共同努力的结果。在此,我代表市政协常委会,表示衷心的感谢!
同时,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我们的履职能力尚有不足,建言资政和凝聚共识双向融合还不够深入,民主监督工作还相对薄弱,委员联系界别群众还有待深化拓展,服务保障质量还需不断提高。我们将在今后的工作中认真研究并加以解决。
二、今年工作安排
2024年是新中国成立75周年,是“十四五”规划实施的攻坚之年,也是推进我市高质量发展、可持续振兴的关键之年。市政协工作总的指导思想是: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深入贯彻落实中共二十大精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人民政协工作的重要思想以及视察我省期间的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坚持党的领导、统一战线、协商民主有机结合,牢牢把握团结和民主两大主题,着力提高建言资政和凝聚共识水平,更好发挥专门协商机构作用,在我市高质量发展、可持续振兴的新征程中作出政协贡献。重点抓好四个方面工作:
一要加强思想政治引领,筑牢团结奋斗根基。健全完善以市政协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为引领,以党组会议、主席会议、常委会议、委员培训、委员讲堂、“三会一课”组织生活等为重点的学习制度体系,用好“鹤城政协”杂志、网站、公众号、“书香政协”等载体,推荐学习书目、交流学习心得,引导参加政协的各党派团体和各族各界人士深刻感悟党的创新理论思想伟力、实践伟力、真理伟力,不断增进对中国共产党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解认同,进一步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更加自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坚持党对政协工作的全面领导,发挥好“重要阵地”“重要平台”“重要渠道”作用,切实担负起人民政协“落实下去、凝聚起来”的政治责任,确保中共中央和省委、市委决策部署在政协落地生根。
二要围绕振兴发展大局,深入开展协商议政。聚焦市委“四个提升年”“八个新突破”的部署,在构建“2345”现代产业体系、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科技人才队伍建设、持续优化营商环境、打造宜居宜业城市等方面,找准政协工作切入点和着力点,深入调查研究,积极协商议政,为市委、市政府提供有价值、高质量决策参考,全力助推提升我市产业竞争力、发展软实力、投资吸引力和创新创造力。聚焦人民对美好生活向往和现实关切,紧扣就业、教育、医疗、托育、养老、停车、物业、环境等民生热点和急难愁盼问题,听取民声、反映民愿、为民建言,当好“传话筒”、架起“连心桥”,协助市委、市政府做好宣传政策、协调关系、理顺情绪、化解矛盾、坚定信心的工作,助力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三要立足促进工作落实,加强改进民主监督。按照全国政协和省政协的要求,充分发挥协商式监督作用,坚持平等协商、民主议事的原则,围绕全市重点工作推进、民生工程实施、生态环境改善等方面,结合党政所需、群众所盼、政协所能,增加监督性议题比重,列入中共市委年度协商计划,力求监到“点子上”、督到“关键处”。突出政协职能特点和平台优势,统筹用好会议、视察、提案、调研、专项、评议、联动等监督形式,注重与党派监督、群众监督等其他监督形式优势互补、形成合力,寓监督于支持中、寓协商于助力中,推动市委、市政府政策措施落实见效。健全完善民主监督的组织领导、权益保障、知情反馈、沟通协商机制,探索建立监督“选题、调研、协商、办理、反馈”的工作闭环,提高民主监督质量和效果,充分发挥民主监督在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中的重要作用。
四要突出政协界别特色,广泛凝聚各方共识。发挥界别联系群众渠道畅通优势,更好联系各界、团结各方。着眼于健全联系界别群众机制,学习借鉴省政协联系界别群众“1158”工作方法和助力优化营商环境“一库一网一平台一沙龙”履职形式,不断丰富委员工作站、界别委员活动组等功能内涵,组织委员深入界别群众开展形式多样履职活动,切实增强委员深入界别的推动效应、委员与界别群众联系的互动效应。着眼于增强界别工作“双向发力”实效,强化互动交流的程序设计和程序落实,增加党政部门与界别群众面对面交流互动频次,在建言资政中不断拓展凝聚共识深度,在凝聚共识中不断提高建言资政质量。着眼于发挥委员界别代表作用,按照“懂政协、会协商、善议政,守纪律、讲规矩、重品行”要求,强化委员培训教育和日常管理,促进委员增强界别意识、责任意识,发挥“自带流量”独特作用,去影响带动更多的界别群众,凝聚起各界团结奋进的智慧和力量。同时,市政协机关要巩固和深化主题教育成果,持续抓好机关能力作风建设,着力提高政治把握、调查研究、服务委员、联系群众能力水平,不断锤炼扎扎实实、踏踏实实、求真务实优良作风,为全市政协组织和广大委员更好履职提供坚实保障。
各位委员,新起点赋予新使命,新征程呼唤新作为。让我们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中共中央周围,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在中共市委的坚强领导下,同心同德、锐意进取,真抓实干、砥砺前行,为推动我市高质量发展、可持续振兴取得新突破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